載着資訊的「媒體」(包括電視、報章、政府文件、課本、網絡等等)往往會因應其特質而提供他們詮釋的資訊,這個資訊再表述的過程涉及很多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媒體素養(Media Literacy泛指個人在各類通訊處境中取用資訊理解信息表達意念的能力。這門知識能為通識教育提供一些實用指引,涵蓋學生在處理各類當代議題時需要展示的能力。本網誌旨在匯聚這方面的資料,以供教育工作者參考。

2006年2月23日星期四

新聞攝影在數碼年代的道德問題

一向以來圖片影像的震撼性許多時比文字更大。一張有份量的新聞圖片有時更能吸引讀者的注意。「九一一」事件中那兩架民航機撞擊紐約世貿中心的畫面,相信許多人到現在仍覺得瀝瀝在目。香港報章的頭版許多時候都會利用超過大半的版面刊登新聞圖片以報導重大的新聞事件。由此可見,新聞攝影的地位是非常重要。

在科技高速發展的數碼年代,新聞攝影的質和量日漸提高,由以數碼攝影最為突出。數碼攝影現在的質素已經和傳統攝影不徨多攘,但它比傳統攝影更優勝的地方在於它的傳遞速度和容易大量保存。數碼攝影在近年日漸普及,它的出現使新聞圖片能夠以瞬間的速度傳遞給外界的讀者。因為數碼攝影能直接輸入電腦,方便排版和印刷,這能使讀者以最快的速度接收到世界各地不同的訊息。

但另一方面,數碼攝影的技術的進步使到人們十分容易便能把照片改頭換面,甚至扭曲照片本身所蘊藏的意義。讀者們已經不再相信自己的眼睛,因為現今的電腦技術已經可以把虛假的影像變得十分真實。究竟我們眼睛所見的新聞圖片是不是正在反映現實呢?這點令人十分存疑。記得許多年前,一位媒體評論家------鄭經翰曾遇襲受傷,某報刊為了增強事件的震撼性,就利用數碼技術誇張了鄭先生的面部瘀傷。我們知道新聞攝影的其中一項道德信條是表現景像的真實和客觀性,但這件事便明顯地和這信條背道而馳。

對新聞工作者而言,新聞的可信性是最大的資產,用任何方法改變新聞圖片的影像都會使新聞工作者的誠信破產。因為新聞工作者是有責任維持高尚的道德操守,表現其專業性。

新聞圖片的價值在於它的真實性,對新聞圖片作出任何的轉變或修改都是不合乎道德的。因為新聞圖片是新聞事件的事實真相,這些圖片可以作為新聞事件的證據。如果報刊刊登經過修改的新聞圖片,其實已經是一種說謊的行為,是不道德的。新聞媒體的影響力是十分巨大的,這些謊言更會廣泛傳播於千里之外,影響更是嚴重。我們現在生活的世界已經是充斥著各種各樣的虛假的影像------電視、電影、廣告和互聯網上都充滿這些假影像。

從道德角度來看,數碼攝影本身是沒有錯的,而錯的只是一些新聞工作者為了刺激銷售量而利用數碼攝影技術的方便,來製作誇張失實的新聞圖片。當讀者看見一張震憾性的新聞圖片,他的思想或潛意識是會被改變的。因為讀者相信這是一張真實的圖片。政客可以利用一張煽情的圖片爭取到政治的本錢或攻擊對手,但這張圖片可能是經過設計和修改的。

曾幾何時,新聞圖片彷彿已是真實影像的代表,誠信的最後堡壘。但是現在這個數碼資訊爆炸的年代竟然陸續發現許多虛假的新聞的圖片。這些圖片不單是個別新聞工作者誠信和道德的問題,更影響著整個新聞事業的專業性和可信性。若果連新聞圖片也不可信,世上還有甚麼影像是可信的呢?

作為一個專業的新聞工作者,就應該張事實的真相客觀地報導,不應破壞公眾對新聞媒體的信任。因此,我們要保持高尚的道德操守和專業性,所以利用任何方式改變新聞圖片的真像都是偏離了新聞工作者的誠信。

文:李榮輝  香港媒體教育資源網

2006年2月3日星期五

Moving image in the classroom

Moving Images in the Classroom is a secondary teachers' guide developed by the British Film Institute. It uses various types of media, outlining basic techniques and practical activities for the study of media in the classroom which are mapped on to various curriculum subjects.

Read more

Reference :
British Film Institute

Posted by Chitat Chan
Media Education i-World, Hkedc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