載着資訊的「媒體」(包括電視、報章、政府文件、課本、網絡等等)往往會因應其特質而提供他們詮釋的資訊,這個資訊再表述的過程涉及很多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媒體素養(Media Literacy泛指個人在各類通訊處境中取用資訊理解信息表達意念的能力。這門知識能為通識教育提供一些實用指引,涵蓋學生在處理各類當代議題時需要展示的能力。本網誌旨在匯聚這方面的資料,以供教育工作者參考。

2009年3月5日星期四

天天也在"Cosplay"?

每 年動漫節,會展場內場外總會吹起一陣Cosplay風。年輕人以誇張服飾模仿自己喜歡的動漫角色,甚至作出跨性別的扮演。其實動漫節只是公泷認識 Cosplay的一個典型場景,近年各類Cosplay活動見於各大學、中學、商場推廣活動,就是偏僻如數碼港商場等地方也有Cosplay活動。在部分 人眼中,Cosplay不切實際,浪費金錢,該禁之、絕之!曾有報章引述論者意見,懷疑Cosplay之風可能與性別認知障礙、易服癖等相關(文匯報 2007年11月2日《Cosplay催生易服癖?》)。近年在一個流行文化研討會中,我亦親自遇過一些與會者以近乎鄙視的眼光看待Cosplay文化。

慢着!剛剛記起一位Cosplay「仁兄」跨性別演繹、穿上誇張服飾、化上濃妝、手執兵器,然而一眾成年人竟然帶着欣賞的眼光看待。何許人也?蓋鳴暉!下次Cosplay,試試帝女花角色,爸媽不會再罵你,老師也會讚你熱愛中國文化。

原 來場景、脈絡與自我表述是有關係的,對與錯不在表述本身,而是在甚麼脈絡表述。近代不少哲學、心理學、社會學學者,例如Michel Foucault、Stuart Hall、Anthony Giddens和Kenneth Gergen等等,均認為「自我」並沒有所謂「本質」。在這視野下,「自我」並非一個內在、既定、只按照生理定律發展的實,而是扣連着不同的社會元素(例 如階級、性別、學歷等等),繼而由多組價值系統組構而成。新媒體環境為這流動善變的自我表述添上不少變數。

Giddens 揚言現代人在多元資訊氛圍下慣於反省、不易被單一權威所支配,擁有「慣於反省自我」(reflexive self)。J. B. Thompson認為媒體環境為自我建構提供了各類「象徵素材」(symbolic resources),個人表述的自我也是一種「象徵式的自我」(symbolic self)。這與買衣服、化妝、轉髮型有點近似。人可以選擇如何替自己妝身;但這選擇卻又視乎你錢包裏有多少錢、看過哪本雜誌、對時裝知多少、本身的高矮 肥瘦等。你選擇了潮流?還是潮流選擇了你?你從來沒有絕對的自由,物質、資源、媒體素材等等從來也有份告訴我們「你是誰」。

換言之,我們在現實世界中從來沒有一次自我表達是沒有象徵符號及社會脈絡的。在老師面前,校服、校規均構成了一些規範,無形地使你的語氣嚴肅起來;在MSN中那些表情符號、動畫符號為你表述的內容添上更多色彩,你自覺也調皮輕鬆得多。

其實,我們每天或多或少也在“Cosplay”。生活舞臺、刻意服飾,只是將自我建構的過程明顯化,但這並不代表我們在個別場合的「我」本質地比另一個場合 的「我」特別的「真」。自我發展、自我認同等課題其實是非常社會性,非常多角度,非常涉及物質基礎。了解別人要多角度,不要以偏概全,自高一等地論斷別 人。了解自己也要多角度,不要被某場景的一時寵辱欺哄了自己。

和諧的香港社會,兼容的文化氛圍,當下此刻,由你我開始。

文:香港教育學院 通識計畫研究組陳智達

載自2009年3月4日《星島日報》FC1〈星島教材〉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