載着資訊的「媒體」(包括電視、報章、政府文件、課本、網絡等等)往往會因應其特質而提供他們詮釋的資訊,這個資訊再表述的過程涉及很多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媒體素養(Media Literacy泛指個人在各類通訊處境中取用資訊理解信息表達意念的能力。這門知識能為通識教育提供一些實用指引,涵蓋學生在處理各類當代議題時需要展示的能力。本網誌旨在匯聚這方面的資料,以供教育工作者參考。

2009年2月4日星期三

新聞媒體與通識探究

猶 記得小時候,醫生開給我那些七彩繽紛、包着厚厚糖衣的藥丸,家人以為如能成功逗我吃第一粒,灌一口水,便馬到功成。然而,現實經驗總教他們泄氣,我老是舔 去糖衣,把苦澀的藥丸吐出。多少次換來一記耳光,家人最終把藥丸弄碎,我也在「武力威嚇」下喝了那比苦茶更苦的「白粉」水……

成年人吸引青少年人關心時事的手法不遑多讓。

各大報館花盡心思吸引青少年讀者,早年有老牌英文報館的青年報,近年有多份中文報紙辦的通識版。少字、多圖、多相、七彩繽紛,加上老師 們苦口婆心地解釋關心 時事是何等有意義,同學們總會在學期初訂上一兩份來「傍身」。然而,現實經驗總教人泄氣,學生版的填字遊戲、有獎問答等尚且可以,但新聞內容總是尷尬地淪 為配角。學生總是在測驗、考試的威嚇下才勉強記得各司長的名字。

部分民主步伐發展較成熟的國家早在十多年前開始千方百計地提升青少年的公民 意識,鼓勵電視台製作吸引年輕觀眾的新聞節目,例如英國廣播公司的 Newsround、英國Channel 4 的 Wise Up、美國Nickelodeon有綫電視的Nick News、美國中學校園廣播的衛星電視Channel One News 等等。該些節目嘗試調節內容,使之生活化;另一些則調節手法,邀請年輕人「扮大人」充當節目主持。各師各法,各種糖衣,成功與否,見仁見智。然而節目當中 何謂「新聞」、何謂「政治」,則大異其趣,發人深省。英國倫敦大學教育學院,兒童、青少年及媒體研究中心總監David Buckingham曾研究英美兩地青少年新聞媒體,指出在適當的教學安排下,「個人的」(personal)瑣事可以扣連到「政治 的」(political)議題,而「政治」又不一定是關於政黨選舉。他認為日常生活、人際關係、消閒娛樂等事情總有其宏觀的社會面向,關鍵在於這些體驗 有沒有被適當地運用及提升。

這意味着我們除了強逼自己從一些未感興趣的宏觀新聞議題入手之外,其實也可以從生活體驗發展出嚴肅認真的學問。 流行文化、日常生活消費等等無不與社會政策相 關,各類資訊媒體在某程度上也是「新聞媒體」。當然,這不是說任何人都能隨意拿來任何一段YouTube短片變作有效的通識材料。我執筆的這系列短文主要 環繞新媒體議題,包括音樂下載、不雅照片、動漫文化等等,目的是希望提供一些方向,以助師生超越資訊的表象,認識到不同的資訊媒體是如何扣連着舉足輕重的 問題、知識與概念,從而豐富我們的探究角度。不敢說一定吸引,不保證不「苦」(何況苦口良藥),但這系列短文所篩選的材料應該是中學生及年輕教師不感到陌 生的身邊事——我相信這些都可以是認真的通識入手點。

請扣緊安全帶,探究之旅,隨時出發。

文:香港教育學院 通識計畫研究組 陳智達

(轉載自2009年2月4日《星島日報》FC1〈星島教材〉)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