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 還記得那標榜「全天然」,強調「源自阿爾卑斯山」的礦泉水廣告系列嗎?在動畫中,小水點漸變成可愛的大頭公仔,背景音樂是由童聲唱出的“We will rock you”;小水點漸漸變多,聯群結隊,攀山越嶺,融入自然。在另外一輯廣告中,我們看見雪山、活力、晶瑩通透的水源,芭蕾舞者飲用後全身也變得晶瑩通 透……
新聞一則,為這水故事再添一點戲味:
「標榜『全天然、源自阿爾卑斯山』的法國伊雲礦泉水(evian),被內地驗出細菌含量超標,飲用後可能會影響健康,一批進口至上海共118噸礦泉水需全數查封退回……」(明報 2007年5月30日)
對!同樣是關於那礦泉水的資料,實況感強烈的報章新聞對照着引人入勝的商品廣告,媒體世界果真詭異多變。這是否說明「廣告總是騙人,新聞總是真 實」?並非必然。不同的新聞媒體本身有不同的演繹取向,例如另一報館在處理上述同一新聞消息時便用了較溫和的報道方式,只表示「國家質檢總局在上海口岸, 驗出一批入口的法國伊雲礦泉水,含菌量超標」(星島 2007年5月30日),文中並沒有刻意援引「全天然」、「源自阿爾卑斯山」等字眼營造對照。我在這兒舉出這些對照及異同,是希望說明媒體的性質、目的、 風格總是扣聯着某些特定角度。我們每天經歷的媒體資訊從來也是一種「表述」(representation)(或譯:「再呈現」),而非事實本身。
70 年代英國文化研究開始流行「表述」這概念,例如當年在伯明翰大學的Stuart Hall便在多份著作中運用「表述」的概念來分析各類文本。這概念基本上指出理解文本就好比一個編碼、譯碼的過程,文本中各種符號(包括文字及各類影音元 素)均指涉某些基礎含意,而文本作者會運用這些符號來組構自己意圖表達的另一層意思,而讀者則會在這些符號的意義上發展自己的理解。
「表述」在媒體研究領域中已成為一個老掉牙的概念,也是英國、澳洲、加拿大高中生在媒體研習科必定涉足的概念。事實與「表述」之間總會涉及作者的演 繹與遺漏(例如,在廣告中你總是看不見「天然」礦泉水的膠樽最後去了哪裏……)。在着重探究精神的前提下,我們絕對不能依靠單一媒體來源來判斷資料內容的 真確度。若要明辨是非,務必了解文本背後的社會脈絡,也要比較及綜合不同的表述。
「表述」這概念打開了一個有用的提問面向。這當然可以涉及語言符號學的一些複雜的分析系統,但簡略而言,在通識科的脈絡中,我們其實可以用香港師生熟悉的「六何法」去掌握更多關於「媒體」的知識,例如:
‧甚麽性質的媒體文本(What)?
‧何地的媒體文本(Where)?
‧何時的媒體文本(When)?
‧誰是媒體作者(Who)?
‧為何用這種類型的媒體(Why)?
‧該媒體如何通過內容鋪排達致特定果效(How)?
資訊並沒有讓我們直接接觸到「事實」,故此運用資訊,怎可不探問資訊載體的底蘊?
文:香港教育學院 通識計畫研究組 陳智達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